两化融合形成背景

2017年开始,国标委批准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等系列规范,确立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在2020年9月中关村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联盟(以下简称中信联)发布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新型能力分级要求》等5项团体标准。2021年依据部分试点,对《数字化转型参考架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新型能力分级要求》、《数字化转型新型能力体系建设指南》、《信息化和工业化管理体系评定分级指南》等四项团体标准进行了修订,将其纳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从2020年底开始打造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

中国的“两化融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利用信息技术作支撑,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新动能,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两化融合的贯标认证活动,能够让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对工业化、信息化的关系有一个全面的、更新的认识,并且能够积极参与到融合之中,从而使得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得到加快;与此同时,两化融合贯标认证活动,还能使企业的战略及战略的实施步骤更加清晰明了,使得企业的转型升级工作有据可循、有章可依。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形成了“以价值效益为导向、数据为驱动、新型能力建设为主线”系统推进数字化转型的体系架构和方法机制,构建完善基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法论,依据数字化转型的先进性和成熟度,分级分类开展以新型能力建设为主线的分级贯标和分级评定,研制系列方法工具,提供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数字化转型全程服务,支持企业围绕数字化转型有效开展创新活动,稳定获取转型价值。

升级版的新标准:已发布国际标准2项;完成国际标准立项3项;已发布7项国家标准;已发布5项团体标准;完成12项国家标准立项。

两化融合项目如下:

企业实施两化融合贯标将进行这四个方面的融合

信息化与工业化主要在技术、产品、业务、产业四个方面进行融合。也就是说,两化融合包括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衍生四个方面。

【技术融合】

是指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产生新的技术,推动技术创新。例如,汽车制造技术和电子技术融合产生的汽车电子技术,工业和计算机控制技术融合产生的工业控制技术。

【产品融合】

是指电子信息技术或产品渗透到产品中,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例如,普通机床加上数控系统之后就变成了数控机床,传统家电采用了智能化技术之后就变成了智能家电,普通飞机模型增加控制芯片之后就成了遥控飞机。信息技术含量的提高使产品的附加值大大提高。

【 业务融合】

是指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推动企业业务创新和管理升级。例如,计算机管理方式改变了传统手工台账,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信息技术应用提高了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网络营销成为一种新的市场营销方式,受众大量增加,营销成本大大降低。

【产业衍生】

是指两化融合可以催生出的新产业,形成一些新兴业态,如工业电子、工业软件、工业信息服务业。工业电子包括机械电子、汽车电子、船舶电子、航空电子等;工业软件包括工业设计软件、工业控制软件等;工业信息服务业包括工业企业B2B电子商务、工业原材料或产成品大宗交易、工业企业信息化咨询等。

两化融合基本内容如下:

新型能力分级要求

本文件给出了新型能力分级的基本要求,以及不同等级新型能力分级建设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有下列需求的(各类)组织:

a)分级开展新型能力建设,推动新型能力不断跃升;

b)围绕新型能力的分级建设研发并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c)为组织分级开展新型能力建设提供服务;

d)通过内部或外部(包括评定机构)评定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证实其具有的新型能力等级。

评定分级指南

本文件给出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分级评定(以下简称分级评定)的总体要求,评定机构与评定人员的分级条件,以及分级评定的程序、按过程方法实施分级评估审核的方法和分级评定结果的使用和采信指南。

本文件适用于有下列需求的(各类)组织:

a)申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分级评定;

b)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分级评估审核;

c)提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分级评定公共服务;

d)采信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分级评定结果;

e)为组织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分级评定提供其他相关服务。

生产设备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价

本文件提出了面向数字化转型的生产设备的管理导向和基本认识,给出了面向数字化转型的5个生产设备管理域和3个生产设备管理能力成熟度等级,提供了面向数字化转型的生产设备管理能力成熟度等级标准和评价实施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制造企业对面向数字化转型的生产设备管理能力成熟度进行评价,并为开展生产设备研发制造和运维服务的第三方服务商、科研院所等提供参考。